2013年2月27日,我校专题部署了新学期学工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培养“阳光、自信、健康、自律”的可持续发展职业人为指导,以学教融合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狠抓“队伍培养”,切实落实绩效考核制度,积极组织丰富的学生活动以及实践,提供实习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个人职业发展。四项措施是:
转观念、增融合,学教联动培养重信特质职业人。切实转变观念,增强融合,实现学教联动,主动与教学口融合,研讨重信特质可持续发展职业人培养的内涵和外延,修订评价指标体系;主动参与学院2014学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主动承担学生自我管理技能和部分可迁移技能的培养任务,实现学教管理平台的统一化。
重效果、现公平,制定和落实学生管理绩效管理办法。为实现“大学工”管理思路,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动性,体现绩效和公平,今年将以学院绩效积分管理办法为指导,制定以“9率5指标”为核心内容的学生管理绩效积分管理办法。
强学习,促转型,建立以职业发展为主导方向的学工队伍。围绕抓好学习、促进转型、逐步提升的思路,实施学工“领路人”成长工程,搭建读书阶梯,强化政策和规范学习,加强管理技能训练;加强学工队伍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选派学工管理人员到企业交流锻炼、外送岗前培训;开展学工职业“比、学、赶、帮、超”评比,推行绩效考核,实现末位淘汰制度。
搭平台,强主体,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特色实践载体。以发展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专业训练搭建学生成长平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特色。引导和支持学校特色、品牌社团建设,提升学生团体的专业化水平,丰富校园文化品牌特色活动;建立学生读书沙龙,落实“高职学生读书阶梯”计划;以就业工作为载体,建立“就业创业协会”、“班级就业委员”、“就业工作志愿者”等为主体的就业促进工作队伍,开展就业指导、信息发布、政策宣传、跟踪调查等活动,促进学生关注就业、关注自身发展;实施“我与社会零距离”工程,通过“勤工俭学”、“带薪实习”、“周末企业体验”、“校内跳蚤市场”、“校外骡马市”等活动,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开展“阳光晨跑”、“健康晨舞”、“魅力太极”、“活力乒乓”、“动感篮球”、“活泼羽球”等多彩主题活动,全面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