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字”是对我院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的特征、办学要求、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和总结。
需求大
易于学
精于教
专于用
一、需求大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要求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会计问题、同时要求用信息化手段处理所得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此专业的学生是必须同时掌握现代化会计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技术的综合性复合人才。而同时具备此两项专业技能的人才是目前各行业都急需的紧缺高端型人才。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财政部有关会计人员专业技术培养2020年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国必须培养具备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的会计专业人才达到2000万人,而目前我国懂会计信息管理的人才不到300万。人才缺口高达1700万人以上。
二、易于学
传统会计专业是经管类专业当中最容易学的专业,因为会计理论、会计规则都是固定不变的,掌握了规则也就掌握了会计。学会计跟文化基础知识关系不大,跟数学基础更是没什么关系。
信息技术或者说信息化手段对当今的大学生来讲更不是困难的事,从小接触电脑、人手一台电脑,这对学生学习信息化手段提供了很好的前置条件。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中所用的信息化技术,是运用技术而非开发技术,只要求学生懂运用信息化软件而不是要求学生懂软件开发,软件运用要学好唯一的途径也是必须的途径就是多练、多动手操作。
三、精于教
1、经贸学院拥有高端的专业教学团队
财经类专业老师共有18人,其中高级会计师2人,注册会计师1人、中级会计师6人、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10人。双师型教师占比高达60%,拥有丰富的从教经验和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
2、经贸学院拥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会计类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我院采取了“学用并举、边学边做”和“项目+模块制+精英制”教学模式。
“学用并举、边学边做”是指:我们所学就是工作所需,我们所教就是工作必用。同时我们会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真实企业账务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项目+模块制+精英制”是指:我们通过把学生要学的专业知识划分成模块,然后用社会企业的真实财务项目来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通过模块教学摒弃传统的教学、摒弃传统的试卷考试、摒弃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只要学生完成模块就算是达标,完成全部模块的任务即可毕业。通过此种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理论专家动手白痴的问题。
3、经贸学院拥有丰富的教学成果
经贸学院会计专业是重庆市重点特色专业、是信息学院重点打造的特色专业。在办学的过程中获得了各种荣誉、奖项(国家级三等奖、重庆市一等奖等)
四、专于用
1、丰富多样的校企合作单位作为实训实训以及工作的场所
我们秉承“所学必所需、所教必所用”的实用原则,在办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大力加强校内的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建立了各类型的校企合作单位用于学生实习实训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去处(重庆一方财务集团、长安集团、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峡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
2、长达50%的实习、实践教学,于实践中检验学习、于学习中挣钱
3、对优秀学生推荐对口就业,并进行长达5年的跟踪服务和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