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院系

返回首页
首页>新闻快讯>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

2019-02-27

【教育新闻】

教育部: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面向各级各类教育、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全面普及绿色安全、可管可控、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实名制空间。

【教育思想】

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领会其基本内涵、核心要义,对于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教育论坛】

过半受访职场人士担心“能者多劳”变“奖懒罚勤”

 

“能者多劳”,一句看似是赞美的话,却可能造成“能者过劳”,而让平庸者缺乏工作积极性。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3名职场人士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能者多劳”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55.1%的人认为这会对“能者”的工作积极性造成打击,51.2%的受访职场人士觉得有时会变成“奖懒罚勤”。

 

【教育时评】

学生感知度低 职责定位模糊 大学班主任该如何发挥作用

交上最后一门考试试卷,张红雯刚刚返回座位,辅导员便走进了考场,发放一学期一次的评教考核单。这本是一个惯常操作,一样的内容、选项、评语,在湖南某高校就读了一年半的张红雯也已见怪不怪。

 

【今日说法】

【安全案例】食用无证摊贩食品惹事端

校园安全是每所学校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的宣传和预防校园安全,职教圈特邀请学校安全教育专家王立杰老师给我们带来安全教育案例集,敬请关注!

说明:本系列案例均为真实事件,希望给读者以警示。

 

【教育他山石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内涵建设结硕果 特色办学有成效

 

  位于太湖西岸江苏宜兴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已在“德育为先、能力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做了多年有益探索,并取得一定实效。最近,学校召开了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对过去5年工作进行了总结。

 

【教育政策解读】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

渝府办发〔2019〕14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9年1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行动计划

2018—2022年)

为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破解重庆高等教育优质学科偏少、高层次人才不足、源头创新能力偏弱、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够等问题,加快推进重庆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重庆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做到“四个扎实”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立足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推动大学与城市相融共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为重要基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源头创新能力、提升高校办学水平为关键核心,着力建一流、补短板、强基础、育特色,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引领和服务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对标一流,追求卓越。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标准,以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统筹资源、优化布局、分步推进、分阶段实现,着力打造学科高峰、造就优秀师资、培养卓越人才、增强科研实力、产出标志成果,全力争创一流、追求卓越。

——分类引导,重点突破。立足重庆发展和高校办学实际,整体设计、统筹兼顾、分类引导,突出办学优势和特点,坚持错位发展、多元发展,实现全市高等教育整体提升。以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团队建设为重点,汇聚各方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重大突破。

——注重内涵,提质增效。强化内涵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补齐办学短板,强化办学特色,推进大学治理,促进科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国家需要、产业需要、社会认可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特色化发展之路。

——创新驱动,协同推进。全面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与协同创新,加强重大基础研究,重点推进应用研究,充分激发高校的创造潜力和创新活力。加强政府引导支持,强化高校主体责任,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推进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平台和机制建设,推动重庆高等教育发展。

——服务发展,引领未来。推进“产教城”融合发展,学科专业结构适应产业革新和社会需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以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引领重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22年,一批高校在全国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一批学科专业进入全国一流行列。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增加,源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良好匹配,全市高等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市。

(一)“双一流”建设成效明显。

支持现有2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成国内一流大学,新增2—4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支持6—8所本科高校建成所属行业或中西部地区特色高水平大学,2—4所高职院校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引进10所以上国内一流大学来渝合作办学;新增25个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力争新增1—2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3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15个以上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二)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新增“两院”院士5—10名、“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人选100名。专任教师中,理工农医类专任教师占比达到50%,拥有博士学位比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50%。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他本科院校、优质高职院校具有3个月及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占比分别达到50%、20%、10%。

(三)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入选国家一流专业点60个以上;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占工程类专业比例达到20%以上。新增国家“卓越计划”项目15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0门。遴选支持新型二级学院15个以上。

(四)科研创新水平大幅提升。

全市高校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五年累计达到200亿元以上。争取国家大科学工程和装置布局重庆,新增3—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2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2个左右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3个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3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高校智库、5—8项国家级科技奖励。

(五)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强化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全市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在校生占比达到50%以上。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领域有关专业和应用人才培养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职业院校专业与主要产业、服务民生行业匹配度达到88%以上。新增产业技术研究院8个左右。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05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